10月29日下午,三亿体育本科生导师交流会暨新导师培训会在丁家桥校区基二楼101室顺利召开,会议旨在明确导师职责、分享育人经验,助力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。
会议伊始,优秀导师代表依次分享育人实践与心得。生化学系穆明道老师以“引路·陪伴·成长”为主题,阐述其“亦师亦友导航员”的角色定位。核心围绕三大关键环节展开:在精准启蒙阶段,结合学生兴趣推荐前沿综述、带领阅读高水平论文,开放实验室依托SRTP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科研课题;在全程陪伴阶段,于评奖评优、社会实践申报等关键节点提供信息支持,关注学生非学术成长,鼓励参与文体活动;在赋能自主阶段,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、设立年度成果奖励,助力学生实现科研能力跨越式提升,培养自主科研素养。

随后,药理学系贾彦鹏老师以“引导启蒙为本,因材施教育人”为核心分享工作心得。她强调建立平等、个性化的“学术伙伴”关系,从学生性格、兴趣、能力出发制定成长路径,充当学生成长蓝图的“设计师”与“资源连接器”;注重科研启蒙,带领学生接触学术前沿,通过指导项目、竞赛等激发科研兴趣,同时搭建沟通桥梁,以定期经验交流、学术研讨与即时在线沟通,倾听学生困惑、助力学生发展。

在“学生心中的好老师”分享环节,两位本科生结合自身经历与对理想导师的期待,从学生视角展开分享。23级本科生刘益佳以“亦师亦友,携手同行”为主题,围绕“三个期待”阐述与团队之间的相处模式:期待导师以“陪伴式引导”代替“甩手掌柜”,通过初次见面破冰、定期组会研讨、阶段化指导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络;期待导师给予多元机会,支持学生尝试不同课题实验、参与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、旁听师兄师姐论文答辩,同时助力团队成员明确分工、发挥优势,构建温馨包容的共同体;更期待导师既是学术上的引路人,也是成长中的坚强后盾,在日常交流中给予关怀,关注学生考试与假期动态、提醒记录活动点滴,营造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。

22级本科生朱佳琳则以“授之以渔,放手翱翔”为核心,从“给予机会、悉心指导、严格要求、独立成长、人文关怀”五大维度,具象化理想导师的育人路径:在机会给予上,导师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申报,分享领域内综述文献帮助学生夯实背景知识;在悉心指导上,针对项目申报书提供专业建议,对综述修改提出具体意见,助力学生提升学术成果质量;在严格要求上,布置文献阅读报告等任务,同时要求学生合理安排寒暑假科研时间,平衡学习与科研节奏;在独立成长上,通过建立完善的实验操作规范与考核机制,让学生在考核后独立开展实验,培养自主科研能力;在人文关怀上,不仅关注学术成长,更通过组织集体活动,兼顾学生身心健康,打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。

接着,三亿体育(中国)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斌进行总结发言,围绕本科生导师职责及相关工作展开介绍。他指出,导师需以“思想引领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”为核心,在言传身教中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信念、养成良好品质,通过精心指导因材施教,结合学生特质规划学习进程,同时发挥科研引路作用,激发学生创新潜能,并以深度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,为本科生培养筑牢基础。

会议最后,全体参会人员围绕本科生培养中的难点与经验展开交流讨论,现场氛围热烈。此次交流会不仅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与工作重点,更通过优秀导师与学生的双向分享,搭建了经验传承与思想碰撞的平台,为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、提升育人质量注入新动力。


搜索